-
河清门及四铭碑
在龙王辿码头集镇街道上部山脚下,现存有一亭和一关。关称“河清门”,是往来客商驮队进入河东内地的必经之处,过河清门,有“之”字形甬道通往山巅。河清门前有一座相当别致的石构碑亭,四角十字脊,亭中立有碑柱,即“河清门碑碣”,是清同治八年(1869),山西福字中营管带、记名总镇直男巴突鲁姚某立。四周铭文,题额为“众志成城”,碑文内容记述清同治五年(1860)清军与西捻军大战于此的情况,是研究西捻军东征历史的重要史料。另有壶口四铭碑,清同治十二年(1873)立。主要记载山西军门、淮军提督张树屏率淮军驻壶口4年修建长城的事迹。碑楹脑书“功德兼全”,上联“碧嶂南驱开凿何殊秦栈置”,下联“黄河西俯奠列直绍禹功高”。
-
旱地行船
壶口瀑布将黄河水运割为两段,成为天然障碍,往来船只无法从河中通过。因此,船夫们不得不在瀑布上游龙王辿停泊卸货,由牲畜驮运下行,而船只由人力拖上石岸,由纤夫拉到瀑布下游水流缓慢处,再入水装货顺流下行,被称为“旱地行船”。为便于“旱地行船”,当时人们在黄河石岸上将洪水多年冲出的浅沟略加凿修,便成为行船的通道。现存“旱地行船”最为明显的遗迹,便是北起龙王辿、南到元代铁索桥东岸遗址的一条沟道。
-
明清码头
明清时期,黄河水运繁忙,为适应“旱地行船”的需求,在壶口东岸龙王辿便自然形成了一处水旱码头和集镇。繁荣时期,码头建起上下三层街道,设有63家商号,钱庄、当铺、皮庄、染坊、盐店、药铺、客舍应有尽有。此码头兴于明代,繁荣于清代,衰落于抗日战争前,前后经历400余年。现存窑洞100多孔,远望鳞次栉比,风格独特。
-
牛马王庙
过去由于在壶口河段进行“旱地行船”这种特殊的航运方式,需要召开四方驮队及当地“六股头”进行各种经济活动。驮队以牛马为主要运输工具,因而设牛马王庙以表心愿,以祈求牛马健壮,免受疫病之灾。
牛马王庙位于明清码头龙王辿街的南端,原由马王庙、财神庙、五瘟祠及乐楼、山门组成,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(1716),现仅存石构马王庙一座及数块碑刻和乐楼基座。现存重修马王庙碑为清同治九年(1870)冬月立,主要记载捻军东渡黄河与清军激战中庙堂被焚,由总兵阎文忠等倡导各地商会以及63户店铺集资修庙过程。
-
清代长城
由于壶口地界河道很窄,尤其是十里龙槽冬季结冰,极易通过,因而在整个黄河上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清同治五年(1866),为阻挡西捻军张宗禹率军跨河东进,清政府派淮军提督张树屏任河防总指挥,监造了一段长城。它北起壶日东岸大宁县的平渡关,南至乡宁县麻子滩,全长75公里,与黄河平行。这段清长城的形制是前墙后壕,是一种设防的阵地。龙王辿设有中心指挥所,留有“河清门”与“四铭碑亭”遗迹;在北部的克难坡及南部的龙王庙设有分指挥所。现存遗迹以龙王庙碑碣至南原沟口一段较为完整,长约2公里。此段长城是现已发现的最晚建造的长城。它的发现在国内外影响颇大,为长城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史科,将中国长城修筑史下限拓展了200多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