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统音乐---吉县唢呐

  • 文化雅集
  • 来源:壶口瀑布
  • 浏览量
  • 发布时间:2021/11/15

来源:方志山西 

大裆裤、兜肚、绑腿是黄河岸边山西省吉县唢呐人最具特色的标志,高亢激昂、粗犷豪放是吉县唢呐表演的特色。2009年,吉县唢呐被列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。

 


1. 历史渊源
吉县吹打乐历史悠久。据史料记载,明嘉靖年间(1522—1566),朝廷重臣石宝,因朝内礼制问题触怒皇帝,遭贬来到吉县,成为专门从事民间婚丧嫁娶、迎神祭祀的鼓乐手。石宝原籍河北藁城,成化末年(1487)考中进士,先后由两京祭酒、礼部侍郎等职逐步升迁,最后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进入内阁。世宗肃皇帝登基后,石宝因宗庙“大礼”问题,与皇帝发生分歧,当时皇帝欲用他为自己出力,结果石宝不但不支持皇帝为给自己生身父母乱加封号的行为,反而“据理力争,持论坚确,遂失帝意”。在此情况下,奸臣诬告他为奸党,石宝迫于形势,只好要求退职,昔日重臣石宝被发配到远离京城的黄河壶口瀑布岸边、地广人稀的吉州(今吉县)王家原一带,“贬为乐人,十世不得科考”。石宝到吉县后,谨遵乐户规矩。虽被贬为乐户,却仍以礼仪传家。全家人善待邻里,贫而不贱,卑而不亢。儿孙们研习鼓乐,练出了一身绝活,无论数九寒天,还是盛夏酷暑,石家乐人都能一口气吹奏几个小时,纹丝不动。石宝来自宫廷内府,他将宫廷音乐的一些优秀元素嫁接到当地流行的唢呐曲牌中,使曲调更加优美动听。经过多年努力,吉县吹打乐逐渐自成体系,且代代相传下来。石宝从乐后,吉县吹打乐享誉远近,对晋南各县的民间音乐起到了充实提高的作用。石宝把浓郁的宫廷风味音乐融入唢呐曲中,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唢呐曲牌与蒲剧音乐。民间流传着许多赞美石家乐人的顺口溜:“西关(因石宝家居于西关故简称之)响家到,女子才上轿”“西关乐到,新郎满脸笑”“没有西关鼓手,姑娘死活不走”。现在也有“西关鼓手,吹遍吉州”之说,意思是西关石姓的鼓手,自古就受到吉县人民的欢迎。吉县周边的县市,也以吉县唢呐为最正宗,竞相学习。整个晋南地区的民间音乐,受石氏家传唢呐艺术的影响也十分广泛。

 


2. 唢呐构造与特色
唢呐全长30多厘米,由杆子、键子、碗子三部分构成。主要部位称为杆子,杆长29厘米,内膛由细到粗,最大内径3厘米。木制,就地取材,用本地山中所产的木瓜木、对节木、黑老蛙木、黄栌木等细致木材经烘干制成。杆上前面开7个孔,后面开1个孔,每孔之间模仿竹子刻成竹节状。发音的哨子用芦苇根制成,憋气为一铜钱大的铜片,卡于键子与杆子之间。碗子、键子均为铜制。铜碗由两节焊接而成,连接部分加铜箍固定,最小直径小于木杆下端,以便固定套在木杆下部,最大直径14厘米,整个铜碗成一圆马蹄形,与其他地方喇叭形的碗子截然不同。键子内用极薄如纸的紫铜卷成,外套两个铜制的糖葫芦式的套子,貌似一个武士的头盔,长5厘米,下边卡于木杆上端,上边可安插哨子。吉县唢呐与外地唢呐最明显的不同是它的键子和碗子,非常古朴。唢呐全身8个音孔,构成一个八度再多一个大度,而每相邻的五孔之间构成一个纯五度,成为独具特色的“五度相生律”。在音色方面,由于它外形的特点,音色也显得格外古朴淳厚,浓重无华,听来别有风味。吹奏时,用两手的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按压,后面一孔用左手拇指按压。一般乐队最少配置唢呐一件,也可两件,多者可配三至百多件不等。

 


3. 吹奏曲目
吉县唢呐曲牌、曲目众多,内容广泛。代表曲目有《朝廷出南门》《孔子哭颜回》《下坡趟核桃》《大摆队》《朝天子》《祭灵》《梳妆台》《哭皇天》《凤凰单展翅》《亲家母吵架》等。这些经典曲目既彰显了当地农民憨厚朴实的天性,又体现出富丽堂皇的王者风范,成了当地群众不可或缺的视听盛宴。


4. 吹奏技巧与传承
吉县唢呐演奏技艺主要靠口传心授。高超的唢呐绝活,如口鼻无休止循环换气,一口吹多个唢呐,用鼻孔吹奏,模拟动物叫声,模似男低音演唱等技巧,都需要多年勤学苦练方能达到一定的水准。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”,是历代唢呐传承人赐给一代又一代唢呐人的金玉良言。 吉县唢呐的传承,得益于一代又一代的薪火相传。据典籍记载,历史上传承人已有十代,第一代为石宝(1463—卒年不详),演奏兼编曲。新中国成立以后,以杨吉生、葛文、刘晋明、张新忠、冯栓栓为核心的吉县唢呐人,收徒传艺,培养了众多技艺高超的传承人。近年来,由吉县农民组成的壶口原生态唢呐队,应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、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、北京农博会等各大盛会,在高亢激昂的唢呐声中,吉县壶口汉子以夸张的动作、高超的演奏,让人们记住了震天怒吼的壶口瀑布,也记住了这群粗犷豪迈的黄河汉子。


 

新闻推荐

联系我们